喜玛拉雅·拉萨酒店里的藏戏吟唱!

2025-04-11

你知道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呢?

你知道

西藏流传最广的艺术是什么吗?

来吧,今天跟我们一起走进

西藏这项最震撼人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戏!


图片


关于藏戏你可能还想知道


藏戏,藏语为阿吉拉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初起源于吐蕃王朝时期,公元十四世纪由藏戏祖师唐东杰布在原有的表演艺术基础上,创建了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内容,使用戏剧情节、人物唱腔、咏白解说、舞蹈组合的一套表演艺术,形成了完成的藏戏。
藏戏按面具的颜色分为白面具和蓝面具,如今大家所说的藏戏主要是指蓝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是藏戏中传统最丰厚、艺术最发达、影响最大的藏戏剧种。
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又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今天我们重点来介绍觉木隆派藏戏。

图片


觉木隆藏戏

觉木隆派藏戏为蓝面具藏戏的一个重要流派,因其发源于堆龙德庆觉木隆地方,故称觉木隆藏戏。觉木隆派藏戏产生最晚,但在所有藏戏班和流派中, 艺术方面发展最为完备丰富,影响最大,流传也最广。它是一种以民族歌舞、民间说唱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贴近观众、易于被观众接受。

觉木隆派藏戏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2年至今该团队多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厅,拉萨市人民政府及文化局颁发的各类奖项。

图片

觉木隆藏戏的历史传承

据文献记载,觉木隆藏戏队最初由当地俗人和僧人联合表演,到了公元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有段时间处于解散停滞状态。

后来藏戏家阿吉唐桑从山南到拉萨出差,她到堆龙德庆觉木隆后在原有藏戏队基础上,招收新队员,恢复了原有觉木隆藏戏队。在阿吉堂桑及其丈夫白玛丹增夫妇二人的努力下该藏戏发展成为在藏戏舞姿、唱腔、趣味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而高超技艺的一个藏戏团队,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图片

不久后该藏戏队被列入雪顿节汇演节目的藏戏队当中,并成为原西藏地方政府公办的唯一带有专业性的剧团。
再后来,觉木隆藏戏团曾多次去印度、锡金、不丹等地演出。从当地藏族的一个狮子歌舞队学了自汉族传来的隆舞、狮子舞、孔雀舞、大鹏舞、寿星舞等,也学了印度的一些神舞,将它们适当地插进藏戏中去,用以表现打了胜仗或庆祝场面,这样大大丰富了藏戏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力。
觉木隆藏戏经过数辈艺术家的组织经营、精心创造和改革丰富,到后来确实兴盛了起来,还出了许多著名的演员,其传播流行的地区也十分广大,其民间戏班以拉萨为中心,遍布山南、日喀则、昌都等整个藏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具体的演出有哪些节目吧。

图片

节目——温巴顿

在藏戏中,温巴顿是开场戏的一部分,代表着猎人装束的人手持彩箭首先出场,净场地,并高歌祝福。这个仪式象征着给舞台加持,为观众带来福泽,是藏戏演出的一种传统开场序幕。

图片

节目——山南锅庄

藏族民间舞蹈的一种,通常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会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这种舞蹈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一种歌舞结合的形式,即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

锅庄舞在藏语中被称为“果桌”,也有“果卓”、“歌庄”、“卓”等不同的称呼,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图片

节目——那曲舞蹈

那曲中部的“果谐”舞蹈粗犷豪放,有浓厚的游牧文化的特色,形式上大都是围成一个圆圈,男半圈,女半圈,按顺时针方向绕圈歌舞,在歌唱时,通常由一位歌者引出,之后男的唱一段,女的跳一段;女的唱一段,男的跳一段;相互交错,交相辉映。

那曲舞蹈的舞姿矫健,动作挺拔,展现了藏族人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节目——金刚舞

金刚舞是一种藏传佛教的舞蹈形式, 被认为是一种甚深密法,信徒们相信它具有“见即解脱”的功德。

金刚舞蹈通过歌舞的方式表达佛菩萨的神变幻化,以度化众生金刚舞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古象雄文化。

图片

金刚舞蹈结合了宗教信仰、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的形式,通过舞蹈动作和面具等元素,传达了佛教法力的无边和对反对佛教者的镇压,同时也寄托了信徒们对幸福和安宁的祈愿。

图片

节目——朗玛堆谐

朗玛堆谐结合了歌、舞、乐三种元素的藏族室内歌舞艺术形式。其中,“朗玛”在藏语中意为“室内音乐”,最初起源于阿里地区,后来传入拉萨并逐渐发展成为华丽典雅的快板音乐和舞姿。

而“堆谐”则是流行于日喀则与阿里大部分地区的歌舞,最初只用扎念琴伴奏,后来传入拉萨后,经过加工演化,成为了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歌舞表现形式。

这种歌舞形式不需要精美华丽的服饰和道具,也不需要特定的场地,是一种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和表演形式。

图片

节目——林芝舞蹈

林芝舞蹈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律和动作的传统舞蹈,以轻快的舞步和优美的动作为特点,融合了林芝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常在喜庆的场合表演。

表演时舞者们手拉手组成圆圈,跳着快节奏的舞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不仅是藏族人民表达情感、记录历史的方式,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尊重和欣赏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图片

节目——日喀则踢踏舞

日喀则踢踏舞,藏语称为“堆谐”,融合了游牧文明和原始农耕文化元素的舞蹈形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舞蹈形式,它起源于集体圆圈舞,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人数没有特定要求,人越多舞蹈场面越壮观,舞步扎实稳重,步法灵活,通过踢、踏、跳、悠等脚部动作,展现出藏地儿女的热情洋溢和活泼开朗。

图片

节目——牦牛舞

牦牛舞是藏族一种极古老雄健的民间舞蹈,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这种舞蹈一般在有重大的宗教节日和欢庆的活动时才会表演。牦牛

舞的牦牛是由专门的匠师制作而成,雄壮威风的牦牛角,牦牛的身体部位是由黑色的牛毛编制而成的,成品是与牦牛十分相似的。

图片

在表演牦牛舞的时候,由两个人,一个人舞牦牛头,另一个人舞牦牛尾。搭配藏族雄壮、激越的蟒号声和鼓声中,尽情的翻腾跳跃,完全诠释了牦牛的威武雄壮。

图片


好消息!!!


觉木隆藏戏进驻喜玛拉雅·拉萨酒店啦
如果你来到拉萨
看遍了西藏的自然美景
想要去感受一场最具民族风情的艺术盛宴
在歌舞戏剧中感受流传千年的藏族文化
追寻高原的神秘过往
请直奔喜玛拉雅·拉萨酒店一楼演艺厅
在这里
你将遇见一个完全不同的文艺西藏

图片

走进喜玛拉雅·拉萨酒店一楼的演艺大厅

完全藏式的装修风格之下

祭神歌舞的开场足以将你带入一个遥远的西藏

在歌舞声中回溯历史的脚步

随后正戏开始

一段段的西藏民间传说或故事

在高亢的唱腔之中细细讲述

仿佛过完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


图片


最后在祝福迎祥之中

结束一场独具民俗特色的文艺演出

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

演员不化妆 主要是戴面具表演

面具之后是演员的故事

也是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流传


图片


想要观看演出的
请直接联系酒店前台预约哦

13989996936(微信同)



喜玛拉雅·拉萨酒店

喜玛拉雅·拉萨酒店位于

拉萨老城区林廓东路6号

紧邻

布达拉宫

大昭寺

当然除了觉木隆藏戏演出

还有精致美味的餐饮提供
让你在拉萨的体验更多一份藏地风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酒店

特别推荐

布宫观景大床房

开窗就可以看布达拉宫

还有个超大阳台看星空哦!


图片


值得一得的是

酒店

所有房间安装了弥散式供氧

让初到拉萨的你

可以

睡一个富氧好觉


图片


图片